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天天报资讯】消费电子发展机会 2023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前景投资分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6-14 11:16:48

消费电子发展机会在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理念都在升级。对品质生活的注重和追求,使得消费类别向品质化、多样化转变,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新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涌现。从近年来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产品日趋智能化,智能化浪潮已成为产业共识和转型方向。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资料图片)

2023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前景投资分析

消费电子产品向智能化时代迈进外,从需求端来看,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也为推进消费电子产品转型升级带来了时代机遇。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市场,受益于消费电子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出货快速增长。据中国信通院、BCI数据测算,截至2022年9月末,国内手机市场渠道库存约6100万部,较安全备货水平高出约3600万部,仍在去库存阶段。中信证券预计,在“双11”、“双12”促销活动的驱动下,库存水位持续下降,进入2023年后,Q1为传统淡季,Q2在“618”促销的带动下进一步消耗库存,预计2023年Q2前后回归正常的安全备货水平。

从消费电子市场规模看,2023-2024年将呈现回暖趋势。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于2020年开始触底反弹,市场规模再创新高,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81亿美元, 同比增长3%。与此同时,国内消费电子市场也呈现相同趋势。

从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内企业所占份额角度来看,2021年小米的市场占有率上升,首次超过华为,达到26%;其次是华为和VIVO保持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1%和16%,除此之外其他企业份额占比总和占国内整体市场的37%,行业集中度分布态势较为明显。

消费电子市场空间

电子行业有望进入复苏周期,看好MR带动消费电子复苏、AI对电子行业景气度的拉动、半导体行业底部复苏反转、面板/LED/PCB/被动元器件进入复苏周期。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消费者信心已经传递至消费电子行业,春节期间手机通讯、家用电器两大消费电子重点领域的交易总额同比提升12.4%。截至2022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到18649亿元人民币, 较2021年同比增长2.96%。预计2023年,整体规模增速将进一步增加,市场规模将达到19488亿元人民币。

第一代 MR 的意义在于探索技术边界以及应用场景的拓展,未来在空间计算时代下,结合 AI 技术对建模、交互、处理等各环节的降本增效,有望持续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不断创造新领域的新需求,推动 VR/AR/MR 产业蓬勃发展。

未来随着ChatGPT的市占率及应用端的发展,我们预测日活量(DAU)与每人每天生成单词2023年后均会呈现阶梯式高速增长直至2030年后放缓,服务器成本也将随之继续扩张,预计2030年服务器成本高达975.1亿美元。

消费电子发展机会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水平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的驱动下,近年消费电子行业呈现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随着 5G、物联网、卫星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端技术与消费电子行业的不断融合,未来将催生更多新的产品形态,加速产品迭代优化,推动消费电子行业保持增长态势。据 Statista 数据,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从 2016 年的 9470 亿美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11 万亿美元。

据 IDC 预估,2023 年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平板电脑三类主要消费电子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 11.93 亿、5.23 亿和 1.42 亿,同比增长率将分别为 -1.1%、6.3% 和 -12.6%。由此可以判断,2023 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或将继续呈现下行趋势,而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消费电子行业报告对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消费电子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洁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