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围炉煮茶”火了。三五好友,围炉夜话,饮酒煮茶,既暖身又暖心,在人间烟火中体验诗意生活,确实雅致又惬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煮茶饮茶是一门“生活艺术”,而“围炉煮茶”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今天,咱们就到古画里去看看!
苏轼有诗云“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描绘的就是围炉煮茶的场景。
宋代刘松年的《撵茶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呈现的是宋代点茶法。
左画面绘二侍者备茶,一人跨坐矮几,手推茶磨撵茶,边上置棕制茶帚与拂末各一,以拂聚茶末。
另一人则立于桌边,左持茶盏,右执茶瓶正在点茶。
茶桌上置茶筅、青瓷茶盏、朱漆茶托、玳瑁茶末盒等。桌前风炉,炉火正炽,上置提梁鍑烧煮沸水。
宋徽宗《文会图》,描绘池边大树下,一群文士正据案饮宴。
前方有僮仆在一小桌上备茶,其中一人手持长柄匙自茶罐舀取茶末,沿用的是唐末以来盛行的“点茶法”。
此画庭台器具描绘得极为华美,有别于五代时文会图简单的背景,由此也反映出北宋园林的发达。
宋代钱选《画卢仝烹茶图》,描绘文人相聚,品茗论书的隐逸生活。
画中茶器,以朱泥宜兴茶壶煮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叶茶泡法。
画中三人,一煽火烹茶,炉上置单柄壶,旁置一双层朱泥提梁壶,身旁摆放三足朱泥茶壶、白瓷茶瓯、朱漆茶托、书画册等。
明代文徵明的《品茶图》,绘与友人品啜雨前茶的场景。环境幽雅的草堂中,二人对坐品茗清谈,几上置茶壸、茶碗;堂外一人正过桥行来。
茶寮内一小僮煽火煮泉,准备茶事,一场小型的文人茶会即将展开。
清《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页》,描绘胤禛(雍亲王)身着汉族文人服饰,手捧书册专心阅读,足下是热气腾腾的火炉。
左侧的多宝柜内置文人雅士喜好的古代彝器、珍本书籍和字画手卷。槅门外迎寒绽放的梅花显示了主人不凡的品位,亦反衬出小暖阁内的温暖舒适。
茶
文化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是件风雅事,更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陆游诗云:“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诗人逸兴遄飞,一边欣赏雪景,一边烹雪煎茶,抛却尘虑,品茶观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浪漫。
围炉煮茶之所以能在现代再次“流行”起来,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关。
三五好友围坐,用传统的茶具、燃料,烹煮中式茶饮,再搭配柿子、红薯、砂糖橘、花生等,聊天叙旧,“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得此间雅致,着实“不枉人间住百年”。
藏家推荐
罗比罗丹·福禄如意珐琅彩摆件
以珐琅美学礼赞生活
葫芦谐音“福禄”,
寓意福禄双全、健康长寿;
葫芦上方是如意造型,
寓意万事如意。
手工珐琅彩工艺,独具匠心,
高温上色,展现蓬勃生机,
让艺术点亮生活。
天津市藏品阁文化艺术馆
现特惠抢订中
咨询热线:13516197969
点击享更多优质资讯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洁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